教师登录
学术动态
马院《中外科技交流史讲坛》 日本汉方颗粒剂的起源、发展及与中国医学之渊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梁永宣教授讲座侧记
发布日期:2021年03月09日

3月2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梁永宣教授在中外科技交流史课程上为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学科的师生做了一次有关日本汉方颗粒剂起源发展考证的报告,会议由萨日娜教授主持。本次会议是研究院2021年春季《中外科技交流史系列讲坛》的第一讲。由于梁教授仍在日本进行研究工作,本次讲座采用云端模式,在腾讯会议室举行。<span font-size:10.5pt;"=""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text-indent: 28px">梁永宣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图书馆馆长,日本中医药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4届主任委员;目前出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普文化巡讲专家、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科普文化研究基地、永宣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参加本次讲座的有中国中医科学院顾漫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的宝锁研究员,以及我院科学技术史与科学哲学两学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和国内外部分学者



梁永宣教授的报告主要梳理了日本汉方颗粒剂的起源、发展过程,并讨论其与中医之间的密切关系,内容分为6个方面:汉方颗粒剂的开发思维或许与便利咖啡普及有关、颗粒剂的开发者、颗粒剂应用于临床、颗粒剂的市场销售和进入医疗保险、颗粒剂的使用指导和管理、日本汉方颗粒剂与中国医学之渊源。


梁永宣教授用我们熟悉的方便面和咖啡冲剂引入话题,认为日本汉方颗粒剂的开发可能与20世纪40年代日本便利咖啡的普及有关,其中板仓武和渡边武为其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1944年板仓武制成颗粒剂,1947年渡边武公开发表有关颗粒剂的文章。而后在细野史郎、小太郎公司和武见太郎等人的努力下,日本汉方颗粒剂成功进入临床应用,被纳入日本医疗保险体系,这在汉方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之后,颗粒剂的使用指导和管理原则主要由日本厚生省主持召集专家制定,《一般用汉方处方手册》在临床应用中影响很大。同时,日本汉方生药制造协会在药物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协调作用。最后,通过统计日本医疗保险中允许使用的汉方制剂的来源,用直方图的形式表示,可以看出148种方剂中有126种都源自中国医书,高达85.14%;其中尤以张仲景的处方为多,达72种,占据了半壁江山。可见中国古籍中的药方在日本以汉方颗粒剂的形式,继续守护着中日两国人民的身体健康。

讲座结束后,线上参与的老师和同学们反响热烈,提出了许多问题同梁教授进行讨论,如汉方颗粒剂的选方标准是什么、为什么采用的汉唐药方最多等等问题,梁教授耐心认真地解答,遇到有趣的问题时与同学们交流互动、共同讨论。

  梁永宣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发人深省,介绍了医学史中日本汉方颗粒剂的发展路程,展现了中国医学在日本社会中的重要性,同时也为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学科的同学们丰富思想、拓宽视野,在交流互鉴中更好地了解中外科技交流提供了实证案例的前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