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2025年6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2025年第5期“思源大讲堂”,邀请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成素梅作题为《超级智能的认知变革及其范式转型》的专题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特聘教授邢云文主持,副院长、长聘教授韩振江,特聘教授安维复等担任与谈人。
成素梅教授围绕人工智能特别是“超级智能”对人类认知结构与知识范式所带来的颠覆性重塑,展开系统阐述。她从古德、查尔默斯、博斯特罗姆等学者提出的“智能激增”与“自我递归改进”理论谈起,指出所谓“超级智能”既是工程技术的前沿命题,更预示着认知主体、知识体系乃至文明结构的深度重构。
讲座以“十大认知变革”为主线,深入分析当代人工智能带来的结构性冲击。成素梅指出,人工智能的变化既关乎技术本身,更关系到知识的来源、真理的定义、意义的追问以及“人之为人”的本体根基。
成素梅强调,当前认知范式正从“互联网生态”走向“智能主导”的第五次转型。继语言、文字、印刷术、互联网之后,人工智能正以其多模态生成、算法共识与人机协作的特点,重塑人类知识的生成逻辑与传播链条。人类不再是知识的唯一创造者,而是逐步演化为人机共建知识网络的协作者。因此,在推进人工智能乃至超级智能发展的同时,应高度关注认知正义、认知权力与认知秩序的维护。
在讨论环节,与会教师围绕“人类意识的量子化”“人工智能的意识问题”“人工智能伦理”“人机协同决策的责任归属”等问题与成素梅教授展开热烈交流。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在人工智能持续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积极回应技术前沿带来的新问题,推动形成新的交叉型知识共同体。
本次讲座是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背景下人类认知结构变化的深刻反思,也为探索构建超级智能的可能性提供富有启发性的路径,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始终面向时代前沿、回应现实问题的学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