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登录
综合新闻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数字化发展研究”课题组举行立项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06日

       2023年4月4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理论研究课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数字化发展研究”课题组举行立项研讨会。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发展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陆小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于爱涛、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生党建工作负责人苏友煌、物理与天文学院学生党建工作负责人赵家鑫、密西根学院团委书记刘智卓等出席本次研讨会。课题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伟主持本次会议。

3BD392

  刘伟对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与核心问题、研究内容与主要观点、预期成果及进度安排等进行了介绍,并就课题研究的阶段性论文成果进行了交流汇报。与会专家围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数字化发展的前景、挑战及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陆小凡认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数字化研究,要在充分运用已有技术资源和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着力实现“教育增值”。在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操作中,教师队伍如何做到“无感化”运用是提升数字化思政效果的关键问题。陆小凡强调,要敏锐洞悉学生对数字化思政的情感态度,用好学校数字化平台资源,做好数据信息的互联互动。

203F1F

  于爱涛结合自身的思政工作经验,就高校数字思政育人的队伍建设发表看法。于老师提出,统一提高不同教师的数字技术运用水平,是落实思政工作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前提。针对当前数字化思政工作中客观遇到的“任务增负”现象,要做好教师队伍数字化“脱敏”的前提工作,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提升高校思政队伍的整体数字素养。

  赵家鑫以“数字化学生画像助力精准思政的路径探析”为题进行了发言,提出要从当下学生学习生活的数字化趋势入手,构建学生的精准数字画像,并将学生数字画像的分析融入到具体思政业务中。要通过打造具体的制度机制,提升思政教育服务能力的精细化发展,创建可持续的全过程数字化育人生态。

  刘智卓围绕“数字化赋能高校实践育人效果评估”进行发言。刘智卓结合自身社会实践经历和一线思政工作经验,提出当前实践育人评价机制过于注重成果导向,应当打破固有的绩效思维模式,建立更多维的指标评估体系,要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在综合考核中的实际占比。

  苏友煌围绕“数字化赋能大学生党建育人项目品牌化建设路径”发言,提出将数字化能力引入党建育人项目的具体应用过程,实现全平台党建数据的互联互通,并提出可以通过搭建数字化红色育人场域推动党建育人提质增效;面对数字技术研发领域已经相对成熟的技术成果,要善于从高校思政工作的视角切入,挖掘其潜在的教育价值。

F2580

  会上,与会师生还开展了热烈讨论互动。大家一致认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数字化发展是一个富有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我们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课题研究全过程,认真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进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指示,结合高校思政工作实际扎实推进课题研究,争取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本次研讨会通过头脑风暴帮助大家打开了思路,为下一步研究工作推进增强了信心。

撰稿/摄影:王世江

审核: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