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登录
综合新闻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研讨会 暨中国人学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召开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26日

     2024年6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人学学会、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26届年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隆重举行。

会议为期两天,共有8场大会主题发言,同时设有2个分会场进行了4个时段的对话和交流。来自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余新丽主持。

开幕式会场

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顾锋致辞

开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顾锋首先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向此次研讨会与中国人学学会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参加研讨会的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和同学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肩负着重要使命,上海交通大学为实现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作出了突出贡献,此次会议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主题深入研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的务实举措,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他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充分汇集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建设,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中国人学学会会长丰子义致辞

中国人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丰子义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之间关系的深刻揭示和高度概括。本次年会主题和讨论议题重点关注基础理论研究、新时代新阶段新问题的研究、跨学科研究以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有效结合四个方面问题。通过经验研究进一步从经验上升到理论,从而丰富和发展原有的理论。他表示,对于人的现代化的当代阐释,人学研究责无旁贷,应当紧密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贡献思想智慧、提供学理支撑。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云文致辞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云文在致辞中首先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情况。其次结合本次年会议题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命题,从人学视角把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结合起来是新的理论增长点。他期待,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在上海交通大学能够畅所欲言,在相互切磋中碰撞出思想火花,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与会学者深入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人的现代化内涵。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韩庆祥教授从五大维度论述了人本逻辑与物本逻辑的根本区别,论证了人本逻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核和核心;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陈学明教授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人学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六个问题;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品越教授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实现两重任务,其中生产力的现代化服务于人的现代化;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新夏教授阐释了“人的现代化与思想启蒙”的内在关联;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陈曙光教授系统讨论了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人民至上”内涵;陕西师范大学寇东亮教授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特征的人学意蕴;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艳涛教授系统梳理了国内学界四十年来关于人的现代化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贾英健教授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主体性”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王巍副教授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和哲学范畴出发讨论人的现代化的理论内涵。

从人的现代化出发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规定。从历史角度来看,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卜祥记教授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沈湘平教授从“第二个结合”出发阐述如何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纵深和理论空间;北京大学哲学系徐春教授以反思前现代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为视野,阐释了中国现代社会的时空压缩特征;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吕世荣教授阐述了如何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刘教授通过反思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古今中外”文化学说之争,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观问题;从价值角度来看,华中科技大学韩东屏教授从终极价值的追寻入手,探讨人的现代化的真正含义;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桂芳教授阐释了构建并实现“人的精神现代化”的五个维度;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何云峰教授论述了“劳动教育”对于确认人的本质的重要意义;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杜仕菊教授从物质、精神与生态多角度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何以可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邓伯军教授探讨了人学视阈下现代性的四重规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武晟教授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出发,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深化民本思想的实践逻辑。

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内在关联。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钟明华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向度为切入点,定位人的现代化;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张友谊教授强调,文化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的不可或缺的环节;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袁祖社教授以价值现象学为视野,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理论联结;中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笑蕾教授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人的现代化的三个维度,包括人的生活品质、精神文明和全面发展;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董朝霞教授以中华文明特性为视野,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向度;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定鑫教授进一步阐释了如何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的现实路径;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竭长光教授以系统思维为切口,讨论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的思维方式现代化的相关性;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汪金英教授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视域出发,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学意蕴。绵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周鹏副研究员从人学角度出发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两个结合”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

深入讨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现实路径。从社会建设入手,南开大学哲学学院阎孟伟教授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公共信任系统的建设问题;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魏传光教授论述了“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公平正义的内在关联”;在经济建设方面,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方世南教授论证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围绕文化建设,南开大学哲学学院李淑梅教授阐释了“坚持第二个结合,推进以文化人”;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左亚文教授阐述了中国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潘宁教授从价值、主体、生态与社会维度阐释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当代建设路径;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霞教授论述了“当代中华民族文化的内生逻辑”问题;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薛秀军教授,从文明观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现代文明的中国话语”的世界意义;在生态建设方面,深圳大学人文学院田启波教授强调了发展“绿色生产力”的必要意义;以科技建设为角度,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维复教授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维度;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伟平教授围绕“智能机器人与人机关系”指出,在社会信息化背景下,只有坚持人是目的,才可能建设一种人机协作、人机和谐的新型人机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孙亮教授讨论了算法语言下人的主体性危机。

闭幕式上,中国人学学会秘书长张梧对本次研讨会作了全面的学术总结。此次人学年会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课题与人民需求,从中国人学研究的角度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范式,既体现了中国人学学会关切现实的优良传统,又展示了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自信与创新精神。与会专家学者深入阐释了人的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目标,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充分体现了人学研究工作者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理论自觉与责任担当。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鲍金教授在闭幕式上致辞,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表示本次研讨会讨论热烈充分,内容精彩纷呈,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研究的学术视野。

中国人学学会秘书长张梧作大会总结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鲍金致辞

撰稿人:王玥、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