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7级博士研究生 董玥
我是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的博士研究生董玥。博士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我即将入职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此次有幸得到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的殊荣,也为我的学生生涯画上了自己颇为满意的句号。在求学的过程中,特别是步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十年中,我逐渐加深了对我的博导陈锡喜教授的教育教学“金句”,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为生、为业、为荣”的理解。
十年前,我考入了湖南师范大学政教系,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对于第一学年排满的公共必修课,我大都兴趣平平,也逐渐消减着我的学习热情,“求过”几乎成为我当时的主心态。经过一年的学习,对比起当时勤奋刻苦的室友,我也产生过“反省”,但经常是“三分钟热度”,总感觉缺乏一点坚持下去的动力。这一低迷状态的转机出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这门专业必修课上。这是第一次我以文本研读的学习方式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而非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题式学习。听着老师在课堂上对文本重难点语句的解读,我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魅力,也坚定了要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决心。其后,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成为我完成学业的动力,也成为我今后教学的理论基础。
我本以为会和同系的多数学长学姐一般,毕业后到中学教书,但是在大四教学实习中,第一次感受到本领恐慌,这是使我萌生了读研念头的契机。当时我在长沙市一中下属的芙蓉中学实习,任初二年级的实习老师。在备课、教学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自己对中学教学的把握并不如我想的那般“信手拈来”,比如我在将所学知识向初中教育教学实践的转化过程中,对重难点的把握敏锐度不够,这也使得上课效果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教学过程中,每每对上同学们充满求知欲的目光时,我自觉有些“底气不足”。为此,我在实习后,果断选择继续深造,全身心投入备考中。现在回想起来,考研那段拼搏奋斗的日子不仅增加了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方法和立场的知识,也激发起我作为一名预备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攻读研究生的六年是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不断深化的阶段。在硕士阶段,我跟随自身兴趣攻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在中山大学南校园这样一个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区中阅读文书,与师友交流,领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深刻真知,是学生时代一段惬意的时光,也是在这里,我真正体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意蕴。在中山大学学习的两年里,我的硕士导师龙柏林教授对我职业规则的选择影响是深远的。他不仅带我进入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使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这一充满争议的领域从无知到熟知,更是使我时刻感受着在青年大学生围绕的工作环境中持有的年轻心态。
延续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我有幸来到上海交通大学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拜入陈锡喜教授门下学习。如果说硕士阶段的学习使我坚定了成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规划,那么博士阶段的学习让我逐渐加深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职业转为事业的理解。在这一观念转化的过程中,我的导师陈锡喜教授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正如我在我的博士论文中写道的,毫不夸张地说,我从刚入学时的一个科研入门者,到今天即将能够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习,主要依靠的就是陈老师教导的研究方法。
回顾四年来的学习生活,陈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努力为我创造学习条件。陈老师常说:“我觉得作为老师,一定要把培养学生、育德树人放在第一位。”陈老师不仅是这一理念的言传者,更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一方面,在交大学习的四年里,我有幸跟随导师参加过多场上海市的高端学术论坛,特别是有与我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研讨会或学术论坛时,他总是及时通知我,使我尽可能多地接触到学界前沿,开拓了研究视野。另一方面,陈老师也会定期在师门内部组织学术沙龙,慷慨地提供“售后服务”。通过师门沙龙的平台,我从毕业论文的选题到内容完善,都得到过老师和陈门兄弟姐妹的诸多帮助。同门之间不仅在学术上相互交流,而且在生活上相互照顾,不断促进着学术共同体的良性发展。我虽只身一人来到上海求学,但是在求学中得到了诸多兄弟姐妹的倾囊相助,实属我一生之幸!
其二,培养我的研究思维。在初入交大时,陈老师就在开学典礼上为硕博研究生们讲授学术研究的思维与方法。他强调:“做研究必须要有问题意识。”那么问题从哪里来?要善于从“理论与实践之间、理论体系的完备性与协调性之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内部不同观点之间、不同理论之间”发现问题。我将这些方法简要概括为“发现矛盾、解决矛盾” 八个字。可以说,我其后的学术研究思路是“八字方针”指导下的研究成果,这“八字方针”也将成为我今后继续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的指导方针。
其三,加深了我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怀。陈老师已到古稀之年,本应到了退休的年纪。可是他依然站在教学一线,教授本硕博的课程。我想如果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情怀是无法坚持的。每每看到导师为学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对自己的准思政课教师的身份又多了一重敬畏之感,这既是压力,也将会是推动我继续前行的动力!我记得求职面试时,一位面试老师曾提问的我,博士研究生与思政课教师有何区别?我当时的回答是思政课教师不仅需要通过学术研究推动学科发展,而且要将所学纳入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尤其是我未来的工作单位不仅是上海市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而且是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养时代新人的任务尤为重要。
经过博士阶段的学习,我对未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教学也形成了一定的思考,期望能在科研和工作两个方面研教相长。整体地看,对于未来的思政课教学,我希望能够实现学院发展、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三者良性互动。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学界的研究空间比较大的领域,同时也是我在读博期间逐渐凝练的研究方向。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师主要承担着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工作,而思政课的教学工作本身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由此可见,学院建设与我学术研究、教育教学三者间能够产生了交集与联系。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良性循环。我对三者的定位为:学术研究是基础,教育教学是动力,学院建设是支撑。首先,学术研究是基础。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研究的目的在于将理论成果转化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智力支持。这种智力支持既体现在提供学理支撑,又体现在现实解释力。这要求教师工作不能离开自身的科研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理论功底,就无法为将理论与现实有效结合起来,这非但不能为大学生答疑解惑,更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高校教学要求。其次,教育教学是动力。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现实问题,而现实问题的持续供给只能从现实的实践活动的生成。思政课的教学工作在引导大学生实现认同、培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和担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过程中,就为学术研究提出了理论需求。再次,学院建设是支撑。个人发展与共同体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个人工作的开展是在学院现有的软、硬件条件下开展的。同时,个人工作的成果,以及个人所在团队的成果也将继续巩固学院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市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地位。
在秉持“学院发展、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三者良性互动”的理念下,我希望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一方面,依托学院的资源和环境,我将继续深化博士论文,做好我的博士论文“售后工作”。一是在新矛盾背景下,开展实证研究,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的方法研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人群,即党的领导干部和大学生的认同现状与路径。二是深化研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在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功能与理路。另一方面,我将在入职后加入学院学术团队建设,助力打造学术研究共同体。在博士学习阶段,通过师门沙龙、学术研讨会等多种学术活动的参与,我深知在学术共同体中成长的速度,希望能在工作单位中与学术同好多点沟通、多点思想火花,努力跟随团队一起扩大学术共同体的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结合实际,努力形成具有“学理型”、“亲和型”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自攻读博士研究生以来,我担任过上海交通大学多门思政课、通识课程、研究生课程的助教,对思政课教学安排与讲授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和感悟。学校小班教学的方式有助于教师发挥个人特色教学,同时,对教师个人风格、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上海交通大学作为国内高水平大学,其各个学历层次的学生不论从知识储备,还是思辨能力都高于国内同层次学生的平均水平。这就要求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能够从学理上回应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社会矛盾以及明确自己在解决这些矛盾中的责任。另一方面,结合自身经历来看,高水平大学内部实际上存在不小的差异,这造成了部分同学较大的心理落差。而思政课相较于其他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在于不仅要讲授专业知识,更要做好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这就需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的同时,不断增强亲和力、针对性。据此,我希望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新媒体教学结合起来,实现课内课外双重教学互动,增强教育教学亲和力。
回顾十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过程,感慨万千。时光易逝,幸有所长进。马上将要转变身份,迎接新的任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谨以此激励自己继续前行!
导师:陈锡喜,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