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登录
学术机构
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基地
发布日期:2021年09月29日

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基地成立以来,积极调动上海交通大学理论力量,深入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时代实践。 

一、围绕主要研究方向开展课题研究 

1)立项一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思政课专项项目。在2020年,本基地人员先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3项、青年项目3项、思政课专项项目1项。这些项目重点从世界变局下强化中国精神的生产机制、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制度建设文献的整理、中国共产党领导重大科技工程的决策机制、历史记忆视域下红色基因传承与大学生政治认同提升等多维度,深入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 

2)撰写一系列决策咨询报告。充分挖掘基地理论研究优势,积极发挥理论服务实践的功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为政府建言献策,努力把基地建成咨政建言的高水平智库,基地教师一系列重要咨政报告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各级领导批示多项。 

3)在理论宣传普及方面发挥带头引领作用。本基地一批研究成果产生了重要社会影响,得到学界和社会认可。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先后出版了《平易近人》日文版和韩文版、《科技重塑中国》在内的一系列宣传读物。一批教师积极活跃在理论宣传第一线,深入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新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中央媒体或学术媒体上发表文章百余篇。 

二、持续开展高端研讨会 

本基地注重举办高层次学术论坛,提升基地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与相关行政部门和学术部门联合,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举办高层次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10余场,主要有“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建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学术论坛、“1920:红色基因与创党实践”学术研讨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论述”论坛、“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高端论坛等。 

三、大力推出精品理论成果

1)发表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在2020年,本基地研究人员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报刊发表论文120篇,其中发表CSSCI论文100篇,彰显出本基地的科研影响力。 

2)获得一系列重要奖项。本基地研究人员的著作获得了重要科研奖项,其中陈锡喜主编的《平易近人》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普及读物奖,江晓原著的《中国古代技术文化》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普及读物奖,鲍金著的《<资本论>哲学的新解读》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成果奖。 

3)积极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基地努力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走进群众、武装群众,基地教师入选教育部“百人宣讲团”2人,上海市宣讲团2人,校专家宣讲团10余人,青年教师宣讲团20余人,累计进行了线上线下各种层次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活动上百场,数万人受益,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