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同学院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相结合,通过查摆问题,聚焦集体备课、小班化教学等内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水平;二是同学科建设相结合,学院邀请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专家作专题报告会或学习研讨会,聚焦二级学科学术提升,丰富学科建设内涵外延;三是同班子建设相结合,听取和梳理关于班子作风建设的意见、关于在选人用人、人才引荐、青年教师发展等关键环节上的瓶颈问题,不折不扣改进落实,提升全院教师向心力、凝聚力。
一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优势,在学生中做好理论问题的阐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包括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特别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8月30日至9月1日,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主办,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承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集体备课会,上海市高校思政课教师代表参加备课会。新学期伊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在部分院系学生中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2020年将在全校学生中全覆盖。围绕国庆七十周年,开展以“我和我的祖国”、“科学家精神进课堂”为主题的思政课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和专题授课感受祖国腾飞巨变,激发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学院通过教研室面向本科学生发放1500份以上问卷,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听取学生意见,及时改进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十九届四中全会后,学院要求思政课各教研室在学生中传达全会重要精神。
二是加强重大理论研究,凸显马克思理论学科优势。主题教育以来,学院教师在全国高校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体会60余次。11月11日上海市正式成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宣讲团由63位党政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组成,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锡喜、杜玉华两位教授被聘为宣讲团成员,即日起到明年七月,他们将分赴基层广泛开展主题宣讲活动。学院教师撰写理论文章30余篇,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陈锡喜教授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理论、实践、国际比较三个视角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胡涵锦教授发表《及时跟进学: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要强”的理论自觉和专业素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八项要求;黄庆桥副教授围绕《科技重塑中国》一书承担俄文版出版课题,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
三是加强学习研讨,搭建好专题学习交流平台。学院先后邀请欧阳康、忻平、张玉瑜、陈红娟等名家名师来校,组织多次党史共和国史、党的建设高层次讲座。学院承办第十四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举办“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建设”研讨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与新时代大学文化发展”理论研讨会等,交流和碰撞对重大理论问题的学术观点,丰富理论研究内涵。
四是加强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扩大学科辐射力。11月1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支部到洱源县第一中学党总支开展支部结对共建活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组织部、地方合作办公室、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参加活动,学院在洱源县设立思政课教师培训考察基地;胡涵锦教授为洱源县“墩苗育才”干部专业能力提升研修班做了题为《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的若干体会与思考》专题报告。这项培训工作将延续至明年9月,学院每月定期安排教师赴洱源送教送课。11月20日,为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学校与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建退役军人培训中心,这是国内首家在高校成立的退役军人培训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未来将定期面向退役军人开展专项培训。学院学生成立理论宣讲团,面向学校二级党委党校和上海市区县中小学开展理论宣讲和学习交流。
审编:牟凯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