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登录
教师名录
主要经历
  • 19791986年在吉林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硕士学位。

  • 1995-1998年在山东大学国政学院获科学社会主义法学博士学位。

  • 2010-2011年在澳洲UNSW任高级访问学者

  • 2015年在美国奥拉夫大学任客座教授

  • 2017年至今任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教学
  • “学术写作与道德”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方法文献研究”

  •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


曾先后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曾宪梓优秀教师奖“、“上海高校名师”、上海市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等多次;曾先后主持国家视频公开课“走近科学文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精彩一门课’全程教学示范片研究制作”等教学项目。

科研成果

先后主持6项国家哲社课题,主要有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方科学哲学史”12AZD070)和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科学思想多语种经典文献编目与研究”(14ZDB019)等,曾主持了浦东高科技园区科技创新“十一五规划”的前期论证和中期评估等。

发表的论文主要有:“元哲学与哲学”(《哲学研究》19884期)、“从国家创新体系看现代科技革命”(《中国社会科学》20005期)等百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出版的专著主要有:《科技兴国战略:社会主义命运之所系》(1997)、《技术创新的社会建构》(2003)、《科学哲学基本范畴的历史考察》(2015)、《科学哲学的后现代转向》(2019)、《科学哲学的新进展:从证实到建构》(2012)、《西方科学思想传播史》(2021)等,译著有《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工程哲学》(engineering philosophy)、《器物知识——科学仪器哲学》(Thing knowledge——A philosophy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等。其中多项论著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

荣誉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上海市领军人才”等;担(曾)任全国自然辩证法学会、全国技术哲学学会、全国科学社会学学会、全国工程哲学学会的理事或常务理事;多家学术刊物的编委或审稿人;国家哲社重大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和科技部管理类项目的评审人或专家库成员等。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wfan196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