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登录
教师名录
主要经历

学术兼职

  • 中国科学史学会会员,中国数学史学会理事

科研成果

发表的论文目录

(2004年~至今)

  • “东京数学会社的创立及其历史意义”,《汉字文化圏传统数学与数学教育》第5巻,中国・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pp.144-150。

  • (日文)“译语会的创立与明治初期数学术语的定形”(日文,原名为“訳語会の設立と明治初期数学用語の決定”),《和算研究所纪要》No.6,2005年3月,pp.3-22。

  • (日文)“通过东京数学会社考察明治初期日本数学界的特征”(原名为“東京数学会社により考察する明治初期数学の特徴”),《科学史・科学哲学》第19号,2005年3月,pp.2-41。

  • “初期和算之锥率1/2.96探源”,中国広西民族学院学報(自然科学版),2005年3期,2005年3月,pp.35-39。(第二作者)

  • (日文)“明治初期日本数学界中传统数学与西方数学的竞争”(原名为“明治初期日本数学界における伝統数学と西洋数学の競争”,东京大学刊行会《哲学・科学史论丛》第9号,2007年3月,pp.1-27。

  • (日文)“清末汉译西方数学书籍在明治初期日本的流传及其影响”(原名为“清末の漢訳西洋数学書の明治初期日本への伝播とその影響”,《中日近现代数学教育史研究》第6巻,2007年9月,pp.116-145。

  • (日文)“成城学校的中国留学生教育—以数学教育为例—”(日文,原名为“成城学校における中国人留学生の教育―数学の教育を中心に―”,《日中数学教育研究会论文集》,2007年10月,pp.67-74。

  • (日文)“中国与日本的传统数学被西方数学取代过程之比较—以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为例”(原名为“中国と日本における伝統数学と西洋数学の交代-西洋近代科学技術の浸透を中心に-”)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综合研究中心月刊18号,2008月3月20日(电子期刊)

  • (日文)“明治时期日本数学界对欧拉的数学的认识--以神保长致的训点本《代数术》为例”(原名为“明治初期の日本におけるオイラーの数学--神保長致の訓点版《代数術》を中心にして”,《数学史研究》通巻197号,2008年4月~6月,pp.1-24。

  • “《几何学原础》与欧式几何学在明治初期日本的传播”,《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8月,第40卷第4期, pp.737-741。

  • “华蘅芳西算译著的东传与影响”,《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9卷第4期,2010年10月,pp.446-455。

  • (日文)“留学东京大学预科的首批京师大学堂派遣留学生之考察”,《科学史研究》,2010年12月,第51卷No.256.pp.216-226。

  • (日文)“东京大同学校的留学生数学教育”,《数学史研究》,通卷207号,2010年12月,pp.1-13。

  • (日文)“最早的日文欧几里得译著探析” (日文,原名为“ユークリッド幾何学前六巻の最初の日本語訳について”),《哲学科学史论丛》,第14号,2012年1月,pp.1-22。

  • 萨日娜,明末漢訳本《同文算指》序文の解釈(论文),《数学史研究》(216)2013.11.

  • 潘澍原、纪志刚、萨日娜、王颖,《几何原本》校注本(著作), 周振鹤主编《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第一辑④),凤凰出版社,2013.12.

  • 萨日娜,清末明治期におけるユークリッド幾何学の伝播(论文),術数学の射程―東アジア世界の「知」の伝統,京都大学,2014.3.

  • 萨日娜、宝锁,江户时期日本的测量技术研究—以伊能忠敬为例(论文),《自然科学史研究》33(2),2014.6

  • 萨日娜,康熙《皇舆全览图》与建部贤弘《享保图》比较研究(大会报告),A Satellite Conference of ICM 2014 SEOUL,Ochanomizu University, Tokyo, Japan,August 25-30,2014.8.

  • 萨日娜,《东西方数学文明的碰撞与交融》(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36万字)

  • 萨日娜,《日中数学界の近代—西洋数学移入の様相》(日本临川书店,2016年12月出版,40万字)

  • 萨日娜,《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第二辑,周振鹤主编,⑧萨日娜 宝锁校点《泰西水法》)

  • 萨日娜,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1821 ,海上丝路与中国古代科技向日本传播研究

主要著作

  • 萨日娜,《东西方数学文明的碰撞与交融》(著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1.

  • 校注:宝锁,萨日娜《泰西水法》,凤凰出版社,2016.5.

  • 译著:萨日娜、陈梦鸽,《艾萨克・巴罗几何学讲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5.

  • 论文:《几何学原础》与欧氏几何学在日本明治初期的传播,西北大学学报,2010年8月

  • 论文:《几何原本》的传日及其影响考述,自然辩证法通讯,2017年3月

  • 论文:《江户时期日本的测量技术研究——以伊能忠敬为例》,自然科学史研究,2014年第2期

  • 论文:《江户时期<享保日本图>的绘制研究——兼及其与康熙<皇舆全览图>之比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                        

  • 论文:《A Comparison of the Spread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Euclidean Geometry in 19th Century China and Japan》

科研项目

  • (主持)日本公益财团法人住友财团“亚洲诸国日本关联研究助成”项目:清末留日学生的理科教育对清末教育改革的影响(已结题,2011年3月-2012年3月)

  • (主持)上海交通大学文科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中西会同之后的再传播:汉译西方科学著作对近代日本科学的影响”,(已结题,2012年6月-2014年6月)

  • (主持)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资金(批准号:BY0960002,2012年8-)

  • (主持)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项目:华蘅芳科学著作对近代日本中小学理科教育的影响研究(批准号:ZXDF096002,2013.12- )

  • (主持)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李善兰汉译科学著作对日本近代科学教育的影响研究(批准号:BV0960003,2014.1- )

  • (主持)上海交通大学文理交叉重点项目:中日历史上的测量术比较研究(批准号:AF090010,2015.9-)

  • (子课题负责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计量史”,批准号:15ZDB030,2015年-

  •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译《几何原本》的文化史研究,批准号:13AZS022,2013年-

  • (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0&ZD063,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