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历
2015.9-2019.7 北京大学哲学系 获科技史博士学位
2017.9-2018.9 挪威卑尔根大学哲学系 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2019.9-今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术兼职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中国伦理学会科技伦理专业委员会会员。
开设课程
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技术哲学导论
论文(2017-2021)
刘铮, 设计者谬误”与前反思自身觉知——论技术人工物道德化设计的身体现象学基础.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23(03):1-7.
刘铮,论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视域下的技术问题.哲学与文化,A&HCI,2020,557(10):161-176.
刘铮,过程论视域下生物医学道德增强技术的伦理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CSSCI,2020,36(09):52-57.
刘铮,虚拟现实不具身吗?——以唐·伊德《技术中的身体》为例.科学技术哲学研究,CSSCI,2019,36(01):88-93.
刘铮,人类增强可以作为道德义务吗?——约翰·哈里斯“人类增强进化论”解析.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9,21(01):8-13.
刘铮,分析技术哲学的“难问题”及其身体现象学解决进路.自然辩证法通讯,CSSCI,2018,40(08):112-118.
刘铮,技术物是道德行动者吗?——维贝克“技术道德化”思想及其内在困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7,19(03):221-226.(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全文转载)
项目
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上海交通大学文科科研培育项目1项,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创新培育项目1项。作为子课题组成员,参与国家哲社重大项目1项;作为第一参加人,参与完成国家哲社一般课题1项。
2020.9 获上海交通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思政组) 三等奖。
2017.6 获“挪威政府互换奖学金”(由挪威研究理事会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共同资助)。
2016-17/2017-18学年度 连续两年获得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最高荣誉——“校长奖学金”。
2016.8 硕士学位论文《从两种意向性到两种伦理学——现象学视域下的身体、技术与伦理》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